第1744章传信

  他一惊醒来,出了一身冷汗,定神以后,才明白自己是梦了两个死人,一个被皇上斩首,一个赐死。他将这一个凶梦想了一下,心中叹息道:“唉,我明白了!”
  三天前来沙市时,船过荆州,他曾想上岸去朝见惠王,一则请惠王放心,荆州之事决计不会出现第二次,二则想探一探惠王对襄阳失陷一事的口气。当时因忽然身上发冷发热,未曾登岸。今天上午,他差家人杨忠拿着他的拜帖骑马去荆州见惠王府掌事承奉刘吉芳,说他明日在沙市行过贺朔礼之后就去朝见惠王。现在他仍打算亲自去探一探惠王口气,以便推测皇上的态度。
  他在枕上叫了一声:“来人!”
  一个仆人赶快小心地走了进来,在床前垂手恭立。杨嗣昌问杨忠是否从荆州回来。仆人对他说已经回来了,因他正在睡觉,未敢惊驾,现在厢房等候。他立刻叫仆人将杨忠叫到床前,问道:“你见到刘承奉没有?”
  杨忠恭敬地回答:“已经见到了刘承奉,将老爷要朝见惠王殿下的意思对他说了。”
  杨嗣昌下了床,又问:“将朝见的时间约定了么?”
  杨忠道:“刘承奉当即去启奏惠王殿下,去了许久,可是,请老爷不要生气,惠王说……请老爷不要生气,不去朝见就算啦吧。”
  杨嗣昌的心中一寒,生气地说道:“莫啰嗦!惠王有何口谕?”
  杨忠道:“刘承奉传下惠王殿下口谕:‘杨先生愿见寡人,还是请先见襄王吧。’”
  听了这话,杨嗣昌浑身一震,眼前发黑,颓然坐到床上。但是他久做皇上的亲信大臣,养成了一种本领,在刹那间又恢复了表面上的镇静,不曾在仆人们面前过露惊慌,失去常态。
  他徐徐地轻声道:“拿洗脸水来!”
  外边的仆人已经替他预备好洗脸水,闻声掀帘而入,侍候他将脸洗好。他感到浑身发冷,又在圆领官便服里边加一件紫罗灰鼠长袍,然后强挣精神,踱出里间,又步出花厅,在檐下站定。仆人们见了他都垂手肃立,鸦雀无声,仍像往日一样,但是他从他们的脸孔上看出了沉重的忧愁神色。
  行辕中军总兵官和几位亲信幕僚赶来小院,有的是等候有什么吩咐,有的想向他有所禀报。他轻轻一挥手,使他们都退了出去。一只小鸟在树上啁啾。一片浮云在天空飘向远方,随即消失。他忽然回想到一年半前他临出京时皇帝赐宴和百官在广宁门外饯行的情形,又想到他初到襄阳时的抱负和威风情况,不禁在心中叹道:“人生如梦!”
  于是他低着头退入花厅,打算批阅一部分紧急文书。
  他在案前坐下以后,一个仆人赶快送来一杯烫热的药酒。这是用皇帝赐他的玉露春酒泡上等高丽参,他近来每天清早和午睡起来都喝一杯。他喝过之后,略微感到精神好了一些,便翻开案上的标注着“急密”二字的卷宗,开始批阅文书,而仆人为他端来一碗燕窝汤。他首先看见的是平贼将军左良玉的一封文书,不觉心中一烦。他不想打开,放在一边,另外拿起别的。批阅了几封军情文书之后,他头昏,略作休息,喝了半碗燕窝汤,向左良玉的文书上看了一眼,仍不想看,继续批阅别的文书。又过片刻,他又停下来,略作休息,将燕窝汤吃完。他想,是他出川前檄令左良玉赴襄阳一带去“追剿”献忠,目前“追剿”军事情况如何,他需要知道。这么想了想,他便拆开左良玉的紧急机密文书。左良玉除向他简单地报告“追剿”情况之外,却着重用挖苦的语气指出他一年多来指挥失当,铸成大错。他勉强看完,出了一身大汗,哇的一声将刚才吃的燕窝汤吐了出来。他明白,左良玉必是断定他难免皇帝治罪,所以才敢如此放肆地挖苦他,指责他,将军事失利的责任都推到他的身上。他叹口气,恨恨地骂道:“可恶!”无力地倒在圈椅的靠背上。
  立刻跑进来两个仆人,一个清扫地上脏东西,一个端来温开水请他漱口,又问他是否请医生进来。他摇摇头,问道:“刚才是谁在院中说话?”
  仆人回答:“是驸马爷来了。”
  “驸马爷?哪个驸马爷?”杨嗣昌猛地打了个机灵,突然想起了一个几乎被他忘掉的人——叶秋风,“快请进来!”
  叶天进来了。当然,他还带了一个人,一个身穿白色衣裙的蒙面女人。
  这个女人自然就是陈圆圆,一年多过去,她几乎都和叶天形影不离,因为叶天每次出门基本上都要带着她。因为叶天想带着她走出迷茫。
  一年多的努力果然没有白费,陈圆圆终于是有了自己的主见,当然,也变得更加冷淡了,一天到晚可以不说一句话。
  一进门叶天便瞧见那要死不活的身影,他微微一笑,说道:“哟,杨阁老这是怎么了,国事操劳都累成这个样子了。”
  杨嗣昌苦笑一声,命人给二人捎座,待到二人坐下,他长叹了一口气道:“叶将军可不能见死不救啊,老夫这次可真的是走到绝路上了,如今唯有叶将军能够助老夫一臂之力了。”
  叶天笑笑,说道:“叶某可没有那么大的本事,两万的秋风军怎么可能抵挡得住那些反贼的进攻,先不说张献忠在襄阳城召集的三万兵马,洛阳那边还有李自成的十万大军呢,我那两万军队,也就能塞塞牙缝。”
  顿了一顿,叶天又道:“况且皇上给叶某下的指令是让我带兵肃清两湖流域的水贼,对于我来说,做好本职工作就行了,至于剿灭反贼的事,皇上不是教给杨阁老你了么?”
  叶天说话的语气还算平和,因为他担心自己语气重了把这老家伙一下子给气死了,到时候若是朝廷把害死杨嗣昌的责任推到自己身上来,那可就冤枉了。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