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制造 第152节

  “都说了没有,今年的经费已经拔完了,而且说实话,王教授你这把年纪了,安心带带研究生等着退休不好吗?科学是要与时俱进的,比起留学归国的那些教授,你的研究实在太没创意了,没有一点高新科技的样子。”校长看着一身老土的王德辉,脸上满是冷漠和势力:“我也是需要政绩的,谁能拿奖我就拔款给谁。”
  王德辉无奈的摇摇头离去。他在考虑自己要不要辞职,尽管很舍不得那些学生们,但仅仅是小课题,不能满足他做研究的欲望。
  凭他往年的科研成就,足以申请调进国家的研究院工作,也可以到私人科技公司做技术顾问。只是私人科技公司不够自由,研究成果必须能转换利益;国家单位又太麻烦,人情资历是常态,也不一定能申请到研究经费。
  “唉,就没有能让我尽情施展的实验室吗?”
  铃铃铃铃……
  口袋里的手机突然响起,王德辉接起电话,听到一名陌生男性的声音:“您好,请问是王德辉教授吗?这里是太原卫星发射基地,有些事想与您商谈……”
  第215章 各种误会
  “首先确认一下,您在《理论物理》杂志上发表的《新物理存储结构》那篇论文,是您个人所做的研究吗?”
  王德辉疑惑于卫星发射基地怎么会打电话给他,一边谨慎的回应:“是我个人的研究。”
  “太好了,不知道您最近方便吗?有个研究项目想要邀请您参与,可能需要对您进行工作调动。”
  “等等等等,我确认一下,你刚才说你是哪的?”王德辉制止对方的话,再次确认。
  “太原卫星发射基地。”
  “嘶……”王德辉缓缓吸了口气,平复心情。
  心中没有激动,第一反应对方是骗子。这骗子还挺能装逼,居然敢装成卫星发射基地!
  这么厉害你怎么不说自己是宇宙空间站呢?
  王德辉放柔了声音,笑咪咪的问:“不知道卫星发射基地想邀请我参与什么项目呢?”
  “很抱歉,涉及技术机密,在您确定参与之前还不能告知具体内容。等您过来后,会有详细资料提供。”
  “哦~~!”
  这骗子还说得挺有模有样的。
  啥卫星研究项目是机密啊,一般国家准备开展卫星研究时还专业搞新闻发布会呢,装都不会!而且卫星基地有自己专门的工程师,哪里用得着特意调动外部人员。
  王德辉感觉有趣,他此时已经走回自己的研究室,干脆开了外放,招手示意自己的几个学生过来一起听笑话:“那我怎么参加这个项目啊?”
  “我这边会向您传真一份确认书,麻烦您本人在上面签字盖章后传回给我,以及提供您本人的身体证和工作证复印件,我们好向您的单位下达正式调动文件。”
  呵,居然想要骗自己的身份证和工作证,要是给你们拿到还得了,搞不好转头就被拿去贷款。
  “哦,除了身份证和工作证,还要交别的什么吗?”
  “别的?”对方似乎有些疑惑,声音很年轻,恐怕是个新手骗子。
  王德辉主动提醒骗子:“我还要交多少钱才能参与啊?”
  他的学生也听出来他在逗骗子玩,一个个偷笑起来。
  “啊?不需要交钱啊?”
  打电话的正是许博,这是他第一个通知电话,维持着要好好工作的认真态度,即便听出对方似乎在开玩笑,他也不敢跟着胡言乱语,而是认真解释:“这是国家批准的研究项目,所以经费都由国家科学院拨款,不需要个人资金。”
  王德辉听着那边有模有样解释了一通,随后又追问他是否愿意参与这项研究,研究计划是一年左右,但会帮他保留他在原单位的工作和职务:“请放心,如果研究成功,应该还会给您提级,绝不会影响您现在的工作。”
  “哇,那么好,我当然要参加啦!”王德辉调侃:“只邀请我吗?能不能邀请我同事一起,我可以介绍给你。”
  “呃……抱歉,这不是我说了算。您这边确定的话,我待会就传真确认书给您,麻烦您签定盖章,以及回传身份证和工作证复印件给我们。”
  得,说来说去,就是想骗我的身份证明,还骗我签字盖章。
  王德辉冷笑:“好啊,你传给我吧,我一定签字。”
  许博感觉对方语气怪怪的,不过算了,答应就好。
  “好的,我会将确认书传到您实验室的传真机上,请注意接收。”
  居然还知道我实验室的传真机号!
  不过连我私人电话都有,传真机号也不算什么了,只是不知道我的个人资料是从哪泄露的。
  王德辉收起电话,问学生们:“你们说我要不要报警?”
  “老师你又没被骗到什么,报警也不好查吧?”一个学生回答。
  “先看看有没有传真吧,搞不好只是唬你的,电话里听出你不容易上当就找个借口……哎哎哎,真的来了!”
  正说着呢,就听自动传真机发出了嘀嘀嘀的声音,随后一份文件缓缓出来。
  几个学生凑上去,歪着头念刚刚出来的标题:“《太原卫星发射基地保密确认书》……”
  王德辉慢条斯理的给自己泡了壶茶,听着传真机嘀嘀嘀的缓慢吐出一行行字,嘿笑:“标题还起得挺有模有样的,你们也学学,现在连骗子都弄得那么专业了,你们还有什么资格不努力?”
  文字越来越多,学生们继续念:“尊敬的王德辉先生,现正式邀请您参与项目编号xxe1469642的研究工作,此项目为国家i级保密级别,兹请您详读以下保密条款并……”
  “噗——!!”
  王德辉嘴里的茶水喷出来,顾不上被弄湿的桌面,他手忙脚乱的扔下茶杯:“让开让开,给我看看!”
  传真还没打完,内容是倒着出来的,王德辉也只能歪着脖子去看。国家研究项目的编号是分级的,条条框框设定很多,一般人根本不了解。因此王德辉一听这编号就知道是真的。不过为了预防,他还是立即打电话给科学院的相关部门:“你好,请帮我查一查是否有xxe1469642这个研究项目,我是王德辉,个人编号105645。”
  这是他在科学院的个人档案编号,有些资料只有入了科学院档案的人才有资格查询。
  不一会儿,电话里就传来确定的声音:“是的,有xxe1469642此编号项目。”
  “那……”
  “此项目为国家i级保密级别,您没有查询内容的权限。”
  “……好,谢谢。”
  王德辉放下电话,感觉自己的心跳似乎在慢慢加快。
  居然是真的!
  一把年纪了,已经被嘲笑为跟不上时代的老古董,居然还有机会参与国家i级保密级别的研究。
  王德辉深呼一口气,平缓声音,力持镇定对学生们说:“传完了吗?把文件给我看看。”
  “老师等等,我们还没看完。”
  “我还从来没见过保密条款呢!”
  王德辉终于装不了淡定,走过去一人一掌:“这是给我的,你们抢先看什么……老师我也没见过呢!”
  再三确认了文件的真实性,王德辉签字回传,两天后便收到工作调动的文件,效率极高。
  拿去给校长签字的时候,校长一脸不乐意:“王教授您要是工作上有什么不满就提嘛,这把年纪了还自己找关系调动工作,说出去不是坏我名声嘛!别的老师肯定要说我容不得老人,逼走你,我看还是算了吧,明年我多给你拨点经费就是了。”
  王德辉冷冷看他,敲了敲桌面:“你先看一看再决定签不签字吧!”
  “呵……”校长冷笑一声,拿起文件:“我倒要看看哪个学校那么不守规矩,敢来我的学校挖墙角。到时别怪我仗势欺人,我在教育局有……有……”
  王德辉同样冷笑:“有什么?”
  一般学校的工作调动文件,和国家卫星基地的工作调动文件,自然是不一样的。校长哪里敢阻挠,当下乖乖签了字,并一再礼送王教授。一个普通的大学教授,和一个参与国家研究项目的教授,话语权是决然不同的。校长此时心里不知道有多后悔,还以为王德辉是个没外国科研关系,不需要在意的老古董,没想到他国内的后台那么硬,在大学不如意就直接调到卫星基地去了!
  第216章 微小卫星
  季椽在太原卫星发射基地等来了最后一批,包括王德辉在内的工程师们。至此,工程师加上他们的助理、学生,以及基地内调来的技术员,项目总人数为235人。
  同时,项目所需的设备仪器,物料,元件等等也都已经准备完毕。和米尔恩先生、李院士以及中科院的几位院士进行了一场小型核心会议,确定研究计划之后,便让助理们通知所有工程师明天开会时间。
  “是,已发送通知信息。”宋冀宁坐在季椽身后,手中快速在电脑上操作着,专业又速度的回答。
  他现在的身份是季椽的第一助理。
  尽管想要帮助季椽,但宋冀宁的能力并未到能坐上核心工程师的水平。单独领导某一个项目,宋冀宁的知识和能力是够的。但他的学历目前只是博士研究生——前段宋冀宁赶回学校提前申请了硕士毕业,目前学籍情况是博士生在读。他的导师陈院士在理工大学当教授,本人没时间来,但很支持宋冀宁来参与卫星研究项目。因此宋冀宁仍旧挂名在他名下读博,人却跑来跟季椽了——总之比起大多数工程师,宋冀宁的学历只堪比技术员,强行让他当项目负责人,反而像在走后门。
  本来季椽当负责人,就有很多人暗地里不信任了,宋冀宁不想再给他增添不必要的流言。而且他是怀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的,干脆选择当季椽的助理——没有比在季椽身边学习更高兴的事了。
  第二天,大礼堂会议室里坐满了参与的项目人员。季椽站在后台,问助理们:“资料都准备好了吗?”
  “是的,没问题。”
  季椽深吸口气,理了理胸前领带:“那我上去了。”
  宋冀宁帮季椽整理他脸上耳麦,拍拍肩:“加油。”
  季椽点头,大步走到讲台中央:“各位好,我是季椽,这次微型卫星研究的项目负责人。”
  在季椽上台时,礼堂众人已停止喧哗,大多数人都以为季椽是司仪,听到他的自我介绍后,又忍不住一片哗然。
  他们大半人没见过季椽,尽管听说负责人很年轻,没想到年轻到这种程度,才二十来岁,仿佛一名在校大学生而已。
  季椽没有过多寒喧,直接进入主题,用指挥棍指向大屏幕:“相信大家都已经看过大致的研究计划,清楚我们将要进行的研究,是目前国际上,只在概念提出过的【小型卫星】。”
  季椽一开口,礼堂又立即安静下来,所有人都专注的听着季椽的解说。
  “关于小型卫星,数年前便有不少国家的航空工程师提出过,比如丹麦、瑞士等国,其主要理念都是想要降低卫星的制作成本。但由于无法在降低成本时保持卫星应有的功能,因此尚未有任何国家制造小型卫星。”
  小型卫星这个概念,并非来自于南菲国或加思·米尔恩,很多没钱的小国家,包括欧盟小国,都提出过小型卫星的概念。但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真正付诸行动,由于季椽的蝴蝶,南菲国也取消了小型卫星的研究,华国目前应该是国际上第一个研制小型卫星的国家了。
  “但是,我们这次要进行的研究,并非只是小型卫星,而是——”季椽挥手,礼堂上的大屏幕显示出几个黑色大字《微小型卫星研究计划》。
  台下又是一片哗然。季椽继续道:“经过与众位院士、工程师的讨论,我们做出了研制更小、更轻、以及更经济的微小型卫星计划。计划书总共103页,包含267项技术分类,哪位工程师负责什么项目,我们都已做好规划。会议结束后,各位工程师将拿到自己的任务文件。目前由我进行简单的解说,有疑问可举手提问……”
  尽管一开始有些人因年龄原因质疑季椽的能力,等他开始讲解时,回答众工程师的问题毫不含糊,直指核心,展现出丰富的知识和专业能力,一天会议下来,所有工作人员皆心服口服。
  之后会议又延续了三天,季椽和加思·米尔恩两位主研人员轮流解说,说所有人清楚整个微小型卫星的大概研究方向,以及自己所负责的项目等。然后分散,以94位总工程师为主研人员,分成一个个项目小组进行攻坚。
  季椽那一组负责的是最重要的核心,这一组主研人员除了加思·米尔恩,林光华、李泽业等院士外,也包含了如王德辉教授等特邀的专业人员。
  而十几名主研人员之外,项目组名下的技术员也有上百名,在工程师的带领下,进行着关于空间压缩技术的各方面试验。
  宋冀宁在研究开始后,又退出了季椽的助理工作。光做助理已经帮不到季椽什么,难得又有机会与那么多国内顶级工程师共事,不争取机会好好学习一番,不是浪费了季椽的心意吗!
  因此宋冀宁主动争取到一位工程师名下当技术员,正在努力学习着,以期尽快追上季椽。
  微小型卫星的研究,原计划是5年,但有季椽和加思·米尔恩两人共同指明的方向,加上所有工程师的共同努力,总历时三年半,便提前完成了研究。
  在这期间,科研人员们更是迸发出了各类灵感,研究出很多微小型电子技术或元件,使得很多笨重的设备得到精简。
  某一天项目组的几人一同休息吃饭时,导师李泽业突然问季椽:“季椽,冀宁,你们还记得钟涛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